您所在的位置:雕琢时光 > 茶文化

致富能人潘莲: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

来源:雕琢时光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10-30    浏览次数:373

  她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江竹村公认的“能人”。

  她的“能”得从茶叶说起。

  她率先在安太乡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,从此与茶叶结下了深深的“茶情”。凭借敏锐的目光和一股钻劲,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,她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还带动了当地群众一道走上致富之路。

  她就是融水安太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潘莲。

  与茶结缘 转型创业不畏难

  安太乡江竹村地处山区,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茶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。2001年,在乡党委、政府的号召下,潘莲和丈夫开始种植茶叶。那时,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,但是未形成产业规模,外地老板在村里建立茶叶加工厂。2011年,茶厂销售经营不景气,很多茶厂关闭,茶叶没了销路,群众没了经济来源。

  潘莲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她凭借多年的茶叶种植经验和专业技术,决定把茶厂盘下来,并利用江竹村山头连片的优势,把村里的群众都带动起来,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。2014年,夫妻俩成立融水安太乡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,投入60万元接通电线,建设基础用房,购买设备等,注册“笙鼓之乡”品牌,建有自主茶园400亩,辐射基地面积1500亩。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,建立了生态原产地茶园生产基地,从此走上了崭新的农业创业之路。

  富而思进 加快发展不停步

  在潘莲的努力下,安太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,当地茶叶种植收益有了明显的提高,她也渐渐有了信心。凭着对茶叶执着的爱,她充分挖掘本地茶叶资源优势,不断改进制茶工艺,提升茶叶品质。合作社从过去单一的茶叶种植户发展为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。通过“企业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组织周边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,保证原材料的质量,并积极做好无公害基地、有机食品基地等相关质量认证。

  为了打通茶叶销路,潘莲夫妇俩积极和江竹村第一书记及后援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沟通,并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力支持。除了每年参加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外,还争取到西北工业大学的定点茶叶采购订单。在后援单位的帮扶下,融水安太乡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50户,其中贫困户67户,年销售额279万元,户均增收1.1万元。短短几年,这一片片茶叶让潘莲家的年收入从1万元逐步增加到15万元,还带动了数百名农户实现增收致富,每年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万元的收入。这几年,通过发展茶叶、木耳等产业,江竹村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,被评为“柳州市首批红旗村”,江竹村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  饮水思源 服务群众不懈怠

  潘莲说:“我们计划对茶厂进行升级,增加全自动化的设备,提高茶叶的品质,同时加大茶叶品牌的宣传,利用元宝山有利的旅游资源优势,将农文旅有效融合起来。自己富起来了,也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持续增收,大家一起摆脱贫困,携手走进小康生活。”

  2016年,潘莲当选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第十四届人大代表。她密切联系群众,并在工作之余积极进厂入企,走村串户,与群众面对面、心贴心坦诚交流,了解群众疾苦、所需所求,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。潘莲深知,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还需要多学习,所以买来很多书自学业务知识,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,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政策,努力提高自身能力,更好地帮扶江竹群众。

其他知识